澳門大學認知與腦科學研究中心(CCBS)助理教授葉靜婷與歐洲的團隊在腦電圖覺醒作爲抑鬱症藥物治療反應生物標記物上取得進展。團隊驗證了腦電圖覺醒算與氯胺酮治療之間的聯係。研究結果被發表在知名的的國際精神病學期刊《Translational Psychiatry》上。

抑鬱症是一種嚴重的精神疾病,對血清素和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SNRIs)等傳統療會產生抗藥性。氯胺酮因其起效快,對傳統抗抑鬱藥物療效不佳的患者有效而成爲治療耐藥性抑鬱障礙的一種有前途的干預方法。但由於50%的患者在第一次接受氯胺酮治療後沒有任何反應,有必要找到一種可靠的潛在預測標記來判斷哪些患者最有可能從氯胺酮干預中獲益。

腦電圖(EEG)等直接電生理測量方法為測量大腦提供了一種非侵入性且具有成本效益的方法。腦電圖警覺在一個多世紀前被英國神經學家Henry Head爵士提出以來,被大量應用在治療情感障礙的電生理框架中。腦電圖警覺性算法可將腦電圖時程分爲不同的警覺階段,包括0階段,A1,A2/3,B1,B2/3和睡眠階段C。大多數人都會在這些不同階段之間自然過渡。然而,早期的研究發現,在接受氯胺酮后,腦電圖頻譜會向慢波和快波發生變化。臨床觀察和以往的研究表明,無應答者和健康對照組相比,氟西汀應答者在治療前前枕葉絕對α功率更大,以及較低的δ和θ功率也與帕羅西汀的有效的治療反應相關。最近在一個大型獨立隊列中複製的結果也體現了腦電圖警覺性算法在重度抑鬱症(MMD)中有卓越的診斷和預測能力,以及基綫腦電圖活動與氯胺酮的治療反應有關。

研究旨在確定MDD患者對單次靜脈注射氯胺酮治療抑鬱症的反應預測因素,數據集來自一項一項雙盲,安慰劑對照,隨機,交叉的研究,參與者為18-65歲的MDD患者,在注射安慰劑后,間隔七天再接受氯胺酮並采用Montgomery-Åsberg抑鬱量表評估抑鬱症狀變化。之後,研究小組對兩組不同的群體(原始數據集n=24與測試數據集n=24)的腦電圖警覺評估進行量化和對照。

研究發現,在第二次接受干預後,試驗期間腦電圖的警覺性明顯降,特別是在B1階段,表明了氯胺酮的特異性效應。此外,有著明顯的劑量依賴性,B1階段的增幅與氯胺酮濃度升高顯著相關。組間效應在警覺值中值,A1階段和B2/3階段中出現,這些結果表明,與治療無反應者相比,應答者的警覺中值下降更快,嗜睡傾向更高。S隨後的研究發現,在接受氯胺酮前,應答者的A1期比例明顯高於無反應者,在氯胺酮和安慰劑干預中都發現了這種差異,這表明反應者與無反應者的警覺調節存在特質方面的問題。在利用A1階段的百分比進行治療反應預測時發現,如果在腦電圖記錄前10分鐘A1期比例超過43%,那麽在測試集中患者成爲有反應著的幾率要高出4.2倍。

葉靜婷教授是該研究的第一作者,蘇黎世大學的Sebastian Olbrich教授是該研究的通訊作者。Martin Brunovsky教授提供了來自捷克共和國衛生部(NV18-04-00260和NV17-32478A)和捷克查爾斯大學(PROGRES Q35和LO1611)的數據並參與了實驗設計。該研究得到澳門大學(SRG2023-00040-ICI), Augustinusfonden (19-0219)以及Lundbeck基金會 (BrainDrugs: R279-2018-1145)的資助。文章的完整版本可查看: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98-024-02761-x.pdf

氯胺酮會增加低警覺階段B1的占比

氯胺酮對不同警覺階段的影響

安慰劑對不同警覺階段的影響

警覺期A1作爲預測治療反應的生物標記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