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澳門大學認知與腦科學研究中心(CCBS)的助理教授主導,與丹麥展開的國際研究合作團隊取得了重大突破。該研究發現,研究揭示了腦電圖(EEG)异常與抗抑鬱治療的有效性之間幷沒有相關性。因此,建議在抗抑鬱藥物治療選擇决策中不考慮腦電圖异常因素。這一研究成果已經被享譽國際的期刊(European Neuropsychopharmacology)接受。

抑鬱症是一種非常常見且複雜的精神疾病,儘管有多種抗抑鬱藥物及治療方案可供選擇,但患者很難得到有效治療。一線抗抑鬱藥物,如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s),在大多數重度抑鬱症(MDD)患者中幷不能明顯緩解症狀。此,迫切需要找到一種直觀的治療反應預測標誌,以指導治療策略的選擇,提高對多種抗抑鬱藥物反應不佳患者的治療精確性。

腦電圖一直被視爲一種潜在的臨床工具,用于預測抑鬱症的治療結果。然而,由于缺乏對現有研究的外部樣本驗證和複製,它目前的有效性受到了限制。以前的研究已經指出,某些异常的腦電圖活動,可能作爲特定抗抑鬱藥物無效的生物標記。這强調了在臨床環境中使用腦電圖的複雜性,以及需要進一步嚴格的研究來驗證其在治療抑鬱症方面的預測能力。

研究小組針對之前接受艾斯西酞普蘭(Escitalopram)12 周開放標簽治療的重度抑鬱症患者中,腦電圖异常是否與選擇性 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治療反應不佳有關來進行獨立樣本驗證,同時研究了腦電圖異常是否與情緒,焦慮或認知功能的差異有關。這是一項由葉靜婷教授主導的縱向開放標簽的多模態神經影像學臨床試驗(NeuroPharm Trial),研究了抑鬱症抗抑鬱治療的潜在生物標志物。其中 91 名年齡在 18-65 歲,患有持續不到兩年的中度至重度抑鬱症發作的非精神病性抗抑鬱患者被評估納入研究,86 名患者開始使用艾司西酞普蘭進行抗抑鬱治療並根據反應和副作用單獨調整每天 10-20 毫克的攝入量。在治療前,治療後的第 4 周,第 8 周,第 12 周采用漢密爾頓抑鬱評定量表(HAMD17)評估抑鬱症嚴重程度。

研究結果指出,無論患者是否有腦電圖异常,抑鬱症的嚴重程度均無顯著差异。這暗示腦電圖异常模式可能不適合作爲可靠、通用和實用的生物標志物,用來預測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治療的結果。因此,不建議在進一步驗證之前將其應用于日常臨床實踐中。此外,研究還揭示了在治療前抑鬱狀態下的腦電圖异常與情緒障礙和言語記憶力差有關,强調了進一步研究腦電圖异常,推動理解其與認知,情感缺陷,和治療結果之間關係來更好優化腦部疾病患者治療策略的潛力。

該研究由葉靜婷教授和其在哥本哈根大學的 Kristian Reveles Jensen 博士生共同完成。研究得到澳門大學(SRG2023-00040-ICI),Augustinus Fonden(19-0219),丹麥首都地區精神衛生服務研究基金和 Lundbeck 基金會聯盟 BrainDrugs (R279- 2018-1145)資助。全文可瀏覽:https://doi.org/10.1016/j.euroneuro.2023.11.004

腦電圖異常的頻率

治療前情緒和認知差異